图片新闻
  •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天文项目队员凯旋
    4月8日,国家天文台参加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内陆考察天文项目的队员胡义和天光所的三名队友杜福嘉、李正阳、张毅一起随“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顺利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南京天光所副所长李国平,国家天文台南极天文研究团组负责人商朝晖及天光所南极巡天望远镜课题负责人袁祥岩等前往上海参加了接船仪式。 国家天文台南极天文研究团组胡义同来自天光所的三名队友一起,赴南极5个多月。   4月8日,国家天文台参加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内陆考察天文项目的队员胡义和天光所的三名队友杜福嘉、李正阳、张毅一起随“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顺利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南京天光所副所长李国平,国家天文台南极天文研究团组负责人商朝晖及天光所南极巡天望远镜课题负责人袁祥岩等前往上海参加了接船仪式。 
      国家天文台南极天文研究团组胡义同来自天光所的三名队友一起, 赴南极5个多月,航行2.8万多海里,在其他队员的协助下,完成了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的安装,能源设备PLATO-A的安装,以及原有天文仪器的维护,并协助了昆仑站的建设工作。

    参加接船仪式的领导同全体科考队员合影

    从左至右:郝晋新、胡义、商朝晖
    2012-04-12
  • 国家天文台今天(3月31日 )发布最大的星系团表
    星系团是很多个星系组成的集团,是宇宙大尺度纤维结构的节点,也是宇宙中最大的引力束缚天体。 几十年前,人们注意到有些星系呈现成团的现象。 研究引力透镜现象揭示出星系团中含有大量的暗物质。 近年来美国的斯隆巡天用5个颜色拍摄全天的照片,这是目前国际天文界研究得最多的数据。 星系多个颜色的亮度可以用于估计星系的距离,从而能够判断出星系是否真的在空间上聚集成团。 他们还仔细查看了每张星系团的照片,发现了近一百个明显的引力透镜系统。 星系团中最亮的团星系现在的亮度比起55亿年前(红移0.6)要暗一个星等。 图:国家天文台发布的13万多个星系团在宇宙空间中的分布。   星系团是很多个星系组成的集团,是宇宙大尺度纤维结构的节点,也是宇宙中最大的引力束缚天体。利用星系团,不仅可以研究星系团内的暗物质和热气体分布,研究星系团的碰撞与并合过程,还可以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发现宇宙空间的大量星系团是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国家天文台文中略博士等人利用多年积累的证认星系团经验,从最新的美国斯隆数字照相巡天数据中发现了13万多个星系团,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星系团列表。这一星系团表已于今天(3月31日,美国时间3月30日)正式发布在国际著名天文期刊ApJS上(刊物影响因子15.2)。 
      几十年前,人们注意到有些星系呈现成团的现象。阿贝尔等人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仔细研究帕洛玛天文台的全天黑白照片,找出了4000多个星系团。仔细研究这些星系团的照片,天文学家发现,来自星系团背后天体的光线会因为星系团的巨大质量而弯曲,使得星系团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透镜,即引力透镜。研究引力透镜现象揭示出星系团中含有大量的暗物质。 
      近年来美国的斯隆巡天用5个颜色拍摄全天的照片,这是目前国际天文界研究得最多的数据。星系多个颜色的亮度可以用于估计星系的距离,从而能够判断出星系是否真的在空间上聚集成团。国家天文台的文中略博士、韩金林研究员和沈阳师范大学的刘凤山博士一起,从斯隆的多色照片数据中寻找聚集成团的星系,一共证认出132684个星系团。他们还仔细查看了每张星系团的照片,发现了近一百个明显的引力透镜系统。他们还发现,星系团质量越大,越容易观测到引力透镜现象。论文于2011年底发表于中国的英文天文专业期刊RAA上。 
      文中略等人加入国际的星系团发现竞赛是2008年。他们从当时公布的斯隆彩色图像中发现了39668个星系团,是以前最大的MaxBCG星系团表中13823个星系团的3倍,论文发表于2009年的ApJS刊物上。2010年,美国的研究团队发表了55424个星系团,赶超了文中略等人2009年的结果。2011年,美国另一研究团队发表了69173个星系团。文中略等人今天发布的新星系团表中,有132684个星系团,接近上次美国团队发布的星系团数目的2倍。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文中略等人的星系团图像都经过了仔细的查看,星系团表的证认质量比过去的表要高。他们还发现,统计而言,星系团中聚集的星系越多,星系团中最亮的星系就越亮;星系团中最亮的团星系现在的亮度比起55亿年前(红移0.6)要暗一个星等。这个事实说明,大多数星系团的最亮的团星系可能是在55亿年前形成的,并且一直在被动演化,消耗能量。 

    图:国家天文台发布的13万多个星系团在宇宙空间中的分布。(1Gpc约等于32.62亿光年)。
    2012-03-31
  • 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学术年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
    3月18日至20日,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学术年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举行。 实验室主任赵刚做了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实验室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了2012年的工作计划及未来发展规划。 光学天文研究部总工程师姜晓军介绍了实验室2.16米等中小型望远镜的技术维护和升级改造以及望远镜和CCD技术研发等工作进展。 此外,部分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就实验室2011年度推动实质性国际合作和相关科研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做了相关报告。 此次年会期间,还召开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这也是根据相关评估反馈意见和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需要召开的调整后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确立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尽快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
      3月18日至20日,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学术年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天文处处长董国轩、项目主任刘庆忠,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天文力学空间科学处副处长薛艳杰等出席会议。实验室科研人员、研究生和部分返聘职工,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等单位的知名学者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副台长郑晓年、副台长郝晋新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应邀参加。 
      与会领导对实验室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各项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实验室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科学目标为牵引,完善顶层设计,做到“定位明确,结构合理,优势理清,重点突出”;加强科研队伍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吸引和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围绕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光谱巡天计划开展运行维护和科学预研工作,为LAMOST正式光谱巡天做好准备;加强实验室管理,促进实验室学术交流,依托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LAMOST,发挥自身在“院校共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争取早日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序列。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实验室两大主要研究方向“银河系结构与演化”和“星系的形成与演化”,组织了18个科学报告,深入探讨能够基于LAMOST巡天数据开展的前沿科研课题,交流和激发新的科研想法。实验室主任赵刚做了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实验室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了2012年的工作计划及未来发展规划。实验室副主任赵永恒介绍了LAMOST先导巡天工作进展,截止报告时已发布36.7万条光谱;实验室副主任周旭介绍了配合LAMOST正式光谱巡天的南银冠U波段测光巡天工作进展,其极限星等比SDSS暗近2个星等;实验室副主任邓李才介绍了LAMOST银河系巡天计划和银河系先导巡天进展,并提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和与会人员讨论。光学天文研究部总工程师姜晓军介绍了实验室2.16米等中小型望远镜的技术维护和升级改造以及望远镜和CCD技术研发等工作进展。此外,部分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就实验室2011年度推动实质性国际合作和相关科研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做了相关报告。整个年会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活跃。 
      此次年会期间,还召开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这也是根据相关评估反馈意见和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需要召开的调整后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林潮、常务副主任严俊、副主任吴岳良、委员褚耀泉、韩占文、高煜、赵刚、赵永恒、周济林等出席了会议,实验室科研骨干周旭、詹虎、姜晓军等列席参加。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室定位,认真分析了实验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入讨论了实验室在科研队伍建设、与高校共建、管理等方面已有的基础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确立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尽快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 
      2011年度,实验室涌现出一批工作突出的青年工作者,为了鼓励先进,激励全体成员拼搏创新,实验室首次评选出5位“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优秀青年工作者”(获奖者:徐岩、李荫碧、白仲瑞、张天萌、王金虎),并评选出3位“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优秀青年工作者”提名奖获得者(获奖者:高长军、贾磊、曹子皇)。在学术年会期间,实验室举行了颁奖仪式,实验室主任赵刚宣布获奖名单,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林潮为获奖者颁奖。 
      颁奖仪式结束后,举行了短暂而温馨的联欢活动,与会领导与实验室成员亲切互动。在婉转的歌声和愉悦的舞步中,成员们彼此传达着团结、融洽、平实、温暖的协作氛围。最后,一曲《明天会更好》表达了实验室全体成员携手共建实验室美好明天的信心、决心和激情。

    严俊台长讲话

    汲培文主任讲话

    实验室主任赵刚作2011年度主任工作报告

    从左至右,实验室副主任赵永恒、周旭、邓李才和光学天文研究部总工程师姜晓军作相关报告

                实验室部分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报告相关科研和国际合作研究进展       (左至右:薛随建、詹虎、罗阿里、吴宏、王益萍)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

    实验室主任赵刚宣布获得“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优秀青年工作者”和获得提名奖的获奖人员名单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林潮为获得“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优秀青年工作者”的获奖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左至右:徐岩、李荫碧、林潮、白仲瑞、张天萌、王金虎)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林潮为获得“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优秀青年工作者”提名奖的获奖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左至右:高长军、贾磊、林潮、施建荣(代曹子皇))


    联欢瞬间

    与会人员合影
    2012-03-30
  • 国家天文台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第二届三次会议
    3月15日,国家天文台职工大会暨职工代表大会第二届三次会议在台多功能厅召开。 近250位职工参加了全台职工大会。 职代会由职代会(工会)副主席陆烨主持,职代会副主席彭勃对2011年台职代会(工会)工作进行了总结,提案工作委员会主任李春来对2011年职代会提案落实情况和2012年职代会的提案征集情况分别做了说明,工会会计张东坡报告了台工会财务情况,经审委员会主任王钢做了经审报告,他表示,台工会经费使用合理,符合有关规定。 会上,陆烨就涉及台职工切身利益的《国家天文台公费医疗管理办法》向参会代表做了说明,并提请大会讨论。 职工代表分成4组,对三个工作报告以及《台长任期目标》、《国家天文台公费医疗管理办法》进行了讨论。 职代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圆满结束。   让职工真正参与研究所的事务,充分发表意见,积极提出建议,才能使职工与研究所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3月15日,国家天文台职工大会暨职工代表大会第二届三次会议在台多功能厅召开。近250位职工参加了全台职工大会。大会由台党委书记刘晓群主持,台长严俊首先传达了白春礼院长在2012年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并介绍了《台长任期目标》。在严台长的《2011年全台工作报告》中,对全台亮点工作、科研进展及成果、经费使用以及党群工作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对院和我台“一三五”规划做了详细地阐述。会上,工程项目处处长包曙东进行了全台保密教育。 
      全台大会后,即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共有57名职工代表参加会议,会议还特邀了离退休职工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台领导、党委委员和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列席会议。 
      职代会由职代会(工会)副主席陆烨主持,职代会副主席彭勃对2011年台职代会(工会)工作进行了总结,提案工作委员会主任李春来对2011年职代会提案落实情况和2012年职代会的提案征集情况分别做了说明,工会会计张东坡报告了台工会财务情况,经审委员会主任王钢做了经审报告,他表示,台工会经费使用合理,符合有关规定。会上,陆烨就涉及台职工切身利益的《国家天文台公费医疗管理办法》向参会代表做了说明,并提请大会讨论。 
      职工代表分成4组,对三个工作报告以及《台长任期目标》、《国家天文台公费医疗管理办法》进行了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全台工作报告和工会工作报告,内容全面详实,如实地反映了全台2011年的工作情况;《台长任期目标》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为全台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代表们同时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国家天文台公费医疗管理办法》提出了问题和修改意见,医务室医生盛海英对提问进行现场解答。最后与会代表一致鼓掌通过了三个工作报告。职代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圆满结束。 
      正如职代会副主席彭勃在闭幕词中指出的那样,经过一年的努力,台工会收获了成绩,也发现了存在的不足,台工会将以“合格职工之家”的验收通过为新起点,不断发挥工会各项职能,加强工会各项工作,通过职代会这一民主管理的基本渠道和基本形式,进一步推进国家天文台内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刘晓群书记主持全台大会

    严俊台长做全台工作报告

       陆烨主持职代会               包曙东进行保密教育

    彭勃做职代会(工会)工作报告      李春来做提案工作报告

    代表分组讨论
    2012-03-19
  • 詹文龙副院长访问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
    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一行访问了德国波恩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 在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詹文龙副院长一行受到了所长Kramer教授、Menten教授以及名誉所长Wielebinski教授的热烈欢迎。 在了解了马普射电所的概况之后,詹文龙一行在实验室主任Keller博士的引导下考察了马普射电所的馈源和接收机实验室以及机械部件加工车间,了解了大射电望远镜需要的各种基础设施支持系统。 Wielebinski教授详细介绍了德国100米射电望远镜多年来作为世界第一大射电望远镜的建造过程和各种更新过程以及该望远镜取得的各种科研成就,詹文龙就中国和世界的大射电望远镜建设的科学前景等问题与Wielebinski教授进行了讨论。 院基础科学局数学物理科学处处长王永祥、天文力学空间科学处处长彭良强,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陪同访问。   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一行访问了德国波恩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 
      在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詹文龙副院长一行受到了所长Kramer教授、Menten教授以及名誉所长Wielebinski教授的热烈欢迎。在了解了马普射电所的概况之后,詹文龙一行在实验室主任Keller博士的引导下考察了马普射电所的馈源和接收机实验室以及机械部件加工车间,了解了大射电望远镜需要的各种基础设施支持系统。之后,詹文龙一行在Wielebinski教授陪同下,访问了位于波恩郊区的Effelsberg天文台。在台长Kraus博士的介绍和引导下,詹文龙考察了Effelsberg 100米射电望远镜。从地下的数据线传输系统到望远镜机械主体,从接收机高频仓和天线“锅底”,到望远镜的控制室、后端数字机房和电磁屏蔽室,詹文龙详细地了解和调研了这个40年前建造的大射电望远镜的各种关键技术指标。Wielebinski教授详细介绍了德国100米射电望远镜多年来作为世界第一大射电望远镜的建造过程和各种更新过程以及该望远镜取得的各种科研成就,詹文龙就中国和世界的大射电望远镜建设的科学前景等问题与Wielebinski教授进行了讨论。 
      在访问期间,詹文龙一行还与在德国波恩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和波恩大学的19名中国学生和学者进行了座谈,向他们讲解中国目前的各种人才政策,鼓励他们学有所成,回来报效祖国。 
      院基础科学局数学物理科学处处长王永祥、天文力学空间科学处处长彭良强,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陪同访问。
    2012-03-12
  • 南非共和国科技部副部长访问兴隆观测站
    2月21日,南非共和国科技部副部长Derek Andre Hanekom先生一行,在台党委副书记赵刚研究员、国际合作处处长薛随建研究员的陪同下访问了兴隆观测站。 在接待会上,赵刚研究员向客人介绍了国家天文台总体构成及科研进展情况。 兴隆观测站首席科学家赵永恒做了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建设、运行、先导巡天及数据处理等情况的报告。 南非SKA项目主管Bernard Lewis Fanaroff博士,也就南非近年来的天文发展成就做了报告。 兴隆观测站总工程师姜晓军、站长武振宇一同参加了接待活动。 该国正极力争取使大型国际射电天文望远镜观测项目SKA落户南非。 2月21日,南非共和国科技部副部长Derek Andre Hanekom 先生一行,在国家天文台党委副书记赵刚研究员、国际合作处处长薛随建研究员的陪同下访问了兴隆观测站。 
    在接待会上,赵刚研究员向客人介绍了国家天文台总体构成及科研进展情况;兴隆观测站首席科学家赵永恒做了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建设、运行、先导巡天及数据处理等情况的报告。南非SKA项目主管Bernard Lewis Fanaroff博士,也就南非近年来的天文发展成就做了报告。会上,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广泛交流,同时还就今后双方开展合作的可行性做了积极有益地探讨。会后客人们参观了郭守敬望远镜,并听取了赵永恒对望远镜的介绍。兴隆观测站总工程师姜晓军、站长武振宇一同参加了接待活动。 
    近年来,南非政府致力于“十年创新计划”,把天文学研究作为科技创新计划的重点突破方向,出台了《天文地理优势法案》,其重中之重就是充分利用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最南端的独特地理优势,力争使南非成为重要的国际天文观测与研究基地。目前,该国正极力争取使大型国际射电天文望远镜观测项目平方公里阵(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落户南非。

      接待会现场

      副部长(右一)一行听取兴隆站首席科学家赵永恒(左一)介绍郭守敬望远镜

    互赠礼品
    2012-02-23
  • 国家天文台台务扩大会暨中心组学习会在贵州举行
    2月10日至13日,国家天文台台务扩大会暨中心组学习会在贵州举行。 实地考察了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台址施工现场,听取有关现场施工情况汇报,体验工程现场的艰苦条件。 参观了遵义会址会址,接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 台党政领导班子、台长助理、党委委员以及职能部门负责人近20人参加会议。 在台务扩大会暨中心组学习会上,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向与会人员传达了2012年院和分院工作会议精神,介绍了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会议期间,台长严俊、党委书记刘晓群等一行考察了FAST工程台址现场,并到遵义会议会址参观学习。 随后,与会人员在FAST现场工程人员的陪同下考察了工程施工现场。 听取FAST工程现场施工情况汇报。 考察施工现场。 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2月10日至13日,国家天文台台务扩大会暨中心组学习会在贵州举行。会议学习了院及分院工作会议精神,对相关事项进行研讨和部署;实地考察了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台址施工现场,听取有关现场施工情况汇报,体验工程现场的艰苦条件;参观了遵义会址会址,接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台党政领导班子、台长助理、党委委员以及职能部门负责人近20人参加会议。 
      在台务扩大会暨中心组学习会上,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向与会人员传达了2012年院和分院工作会议精神,介绍了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部署我台“一三五”相关工作,研讨台楼宇扩建、人才规划和财务制度等相关事项,制定台长任期目标等。 
      会议期间,台长严俊、党委书记刘晓群等一行考察了FAST工程台址现场,并到遵义会议会址参观学习。在FAST工地临时会议室里,FAST工程常务副经理郑晓年向大家介绍了FAST工程进展情况,并感谢台领导一行能够深入工程现场指导工作,领导的亲切慰问,为现场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鼓励。随后,与会人员在FAST现场工程人员的陪同下考察了工程施工现场。 
      在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期间,刘晓群书记勉励大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遵义会议是党中央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作为党员同志,特别是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应当大力弘扬遵义会议“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二十字精神。通过参观学习,大家一致表示将一如既往的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凝聚奋进力量,推动国家天文台更快、更好地发展。 
      这次会议既考察了正在如火如荼开工建设的大科学工程,振奋人心,又探访了标识中国共产党历史转折点的遵义会议会址,发人深省,为国家天文台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实施“创新2020”,开了好头、夯实了基础、指明了道路!

    台务会暨中心组学习会现场

    听取FAST工程现场施工情况汇报

    考察施工现场

    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2012-02-17
  • 詹文龙副院长视察国家天文台
    1月1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一行到访国家天文台视察并指导工作。 詹文龙等一行领导首先听取了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关于国家天文台年度总体工作情况和战略发展调研情况的汇报,之后依次听取了党委副书记赵刚、副台长郑晓年,以及颜毅华研究员关于郭守敬望远镜先导巡天观测、FAST项目建设进展和工程管理,以及新一代射电日像仪的初期运行调试的工作汇报。 詹文龙肯定了国家天文台的总体科研工作向目标明确、优势集中发展的态势,并希望充分加强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以及与天文口大系统的沟通和协调,使国家天文台战略内容进一步充实和具体化。 在听完工作汇报之后,詹文龙一行与国家天文台领导就新疆建设110米射电望远镜事宜进行了交流。   1月1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一行到访国家天文台视察并指导工作。 
      詹院长等一行领导首先听取了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关于国家天文台年度总体工作情况和战略发展调研情况的汇报,之后依次听取了党委副书记赵刚、副台长郑晓年,以及颜毅华研究员关于郭守敬望远镜先导巡天观测、FAST项目建设进展和工程管理,以及新一代射电日像仪的初期运行调试的工作汇报。詹院长肯定了国家天文台的总体科研工作向目标明确、优势集中发展的态势,并希望充分加强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以及与天文口大系统的沟通和协调,使国家天文台战略内容进一步充实和具体化。詹院长详细询问并了解了分别处于不同阶段的三项科学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并就下阶段工程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在听完工作汇报之后,詹院长一行与国家天文台领导就新疆建设110米射电望远镜事宜进行了交流。詹院长传达了新疆自治区和院领导对项目立项进展的关切,并建议由国家天文台担负起组织领导的责任,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有关专家组,尽快完成项目立项建议书。 
      基础科学局局长刘鸣华,以及天文力学空间科学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陪同视察。
    2012-01-13
  • 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学术年会暨“太阳爆发活动的关键科学问题”创新群体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
      12月11日至13日,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学术年会暨“太阳爆发活动的关键科学问题”创新研究群体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实验室全体科研人员、创新研究群体全体成员、研究生和部分离退休老专家,以及来自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计130余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天文处处长董国轩,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综合规划处处长燕琳、基础科学局天文力学空间科学处处长彭良强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郑晓年、综合办公室主任陆烨、人事教育处处长孙超、科技计划处副处长赵冰以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也参加了会议。与会领导对实验室和创新研究群体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各项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实验室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三个具体的要求:(1)进一步凝练实验室的科学目标和发展路线图,突出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需求,争取重大科学成果;(2)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高科研团队的战斗力;(3)加强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努力发展成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一流的太阳物理实验室,争取早日跨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列。与会领导对本次会议将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与“太阳爆发活动的关键科学问题”创新研究群体研讨会两者结合,举办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的创意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新一代太阳物理探测技术和方法研究、太阳活动的多波段观测和数据处理、太阳爆发活动理论研究、太阳活动预报及对地球影响和日震-冕震研究等方向展开深入讨论,包括新一代射电频谱日像仪的建设、基于1米空间太阳望远镜工作基础的深空太阳天文台项目的推动及新一代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的预研。报告设有创新群体报告、实验室学术报告,共有36位研究人员在大会上做了口头报告,14位研究人员提交了张贴报告。报告展示了基于国内设备并结合国内外空间观测资料获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进展,如利用2010年刚发射的SDO卫星最新观测数据发现了太阳表面磁场龙卷风结构等。正在实验室访问的俄罗斯著名学者Chernov博士和Sych博士也参加了会议并做学术报告。 
      实验室主任颜毅华研究员作了实验室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详尽阐述。最后,实验室副主任张枚研究员对本次会议做了精彩总结:本次年会是历届年会中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报告内容最丰富的一次。整个年会讨论激烈,气氛活跃,大家就太阳物理各研究方向的前沿科学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分享了实验室在过去的一年里所取得的成绩,认真总结和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展望了实验室未来的美好前景。

    董国轩处长发表讲话

    燕琳处长发表讲话

    彭良强处长发表讲话

    郑晓年副台长发表讲话

    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学术会议现场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2011-12-19
  • 科技部陈小娅一行访问美国凯克天文台
    国家天文台台长助理薛随建、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华裔天文学家黄家声博士在当地迎候代表团访问。 代表团一行受到美国相关方面的热情接待。 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华裔校长、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三十米望远镜(TMT)董事会主席杨祖佑教授,凯克望远镜的主要设计者、TMT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Jerry Nelson教授专程从美国大陆赶来向代表团介绍情况。 在位于莫纳克亚山腰间的Hale Pohaku访问中心,凯克天文台副台长Hilton Lewis向代表团介绍了凯克望远镜的运行和科学产出情况。 Jerry Nelson介绍了凯克望远镜发展历史、技术特点、科学功能,以及在凯克望远镜基础上建设TMT的国际合作计划。 此外代表团还观看了TMT望远镜建设台址的筹备情况。   11月19日,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一行赴美国夏威夷大岛,参观访问了位于海拔4200米莫纳克亚山顶的世界著名的凯克天文台。陪同陈部长访问的有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马林英、美大处处长王强,我驻美使馆公使参赞李朝臣及科技处秘书罗军,我驻洛杉矶总领馆科技参赞张健、领事高洪善等十余人。国家天文台台长助理薛随建、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华裔天文学家黄家声博士在当地迎候代表团访问。 
      代表团一行受到美国相关方面的热情接待。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华裔校长、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三十米望远镜(TMT)董事会主席杨祖佑教授,凯克望远镜的主要设计者、TMT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Jerry Nelson教授专程从美国大陆赶来向代表团介绍情况。 在位于莫纳克亚山腰间的Hale Pohaku访问中心,凯克天文台副台长Hilton Lewis向代表团介绍了凯克望远镜的运行和科学产出情况;Jerry Nelson介绍了凯克望远镜发展历史、技术特点、科学功能,以及在凯克望远镜基础上建设TMT的国际合作计划。之后,在美方人员的带领下,代表团驱车登上莫纳克亚山顶峰,重点参观了凯克望远镜主体结构、运行控制中、镜面实验室,以及光干涉终端仪器等。此外代表团还观看了TMT望远镜建设台址的筹备情况。 
      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相继竣工的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两台光学-红外望远镜,因其先进的子镜拼接共面主动光学技术,激光导星自适应光学技术,加之配备多功能科学终端设备,在探测宇宙遥远星系、揭示银河系中心黑洞动力学,搜寻地外行星系统等前沿天文科学领域,做出了诸多重大科学发现,其科学产出效率及影响享誉世界。杨祖佑教授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TMT国际合作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准备工作,计划2014年在莫纳克亚山顶正式开工,建设工期为7年。从目前国际顶级凯克望远镜取得的成就中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国际首座30米级望远镜的强大威力。这一切给代表团的实地访问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2011-11-2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