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根据科技部对2018年科技活动周的总体部署,中国科学院决定于2018年5月19-20日举办“中国科学院第十四届公众科学日”。现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普活动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活动主题
国家天文台2018年公众科学日主题为“科技创新 向梦想出发”。
二、 活动时间和地点
5月19日(周六)9:00-11:15
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国家天文台兴隆站。
5月19日(周六)9:00-16:00
国家天文台沙河科普基地,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育荣文化园区内。
5月20日(周日)9:00-16:00
国家天文台(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
三、活动内容
(一)国家天文台(总部)科学日活动
地点:北京市大屯路甲20号国家天文台
活动费用:科学日活动公益免费
网络报名网址为:http://huodong.kepu.cn/event/event_detail_526.html
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科普报告《猎户的生与死》
时间:5月20日 10:00-11:00
地点:国家天文台总部B座门厅外广场
主讲人:李菂 研究员
建议人群:小学高年级及以上青少年、成人
讲座简介:银河系内的恒星、行星以及生命都诞生于星际空间的分子云团之中。这一过程统称为恒星形成,是宇宙中可视结构的主要来源。启动恒星形成的关键步骤是宇宙元素最丰富的氢由原子态演变为分子态,而伴随的天文研究重心也从天体物理转向天体化学。我们利用位于加勒比海的曾经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研究了银河系中被此前观测普遍丢失的“暗分子气体”,给出了暗分子气体的数量分布、温度等基础物理量的经验公式。我们又利用位于智利高原的现在世界最大的毫米波阵列ALMA,观测了猎户座星云中正在催生上百个新的太阳系的致密分子气体,揭示了其中湍流的演化。我们将进一步利用中国大科学工程、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系统研究银河系中的恒星形成。通过观察,天文学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尺度神游环宇,是人类反观自身的学问。
主讲人简介:李菂,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FAST副总工程师,从事天体物理及空间科学方面的研究。提出并命名了观测星际氢气的新方法,参与发现了多种空间分子,包括首次探测到太阳系外的分子氧气。 2、科普报告《借一缕星光 穿越130亿年的时空》
时间:5月20日 14:00-15:00
地点:国家天文台总部B座门厅外广场
主讲人:李海宁 副研究员
建议人群:小学高年级及以上青少年、成人
讲座简介:“为了我们能够活着,数十亿、数百亿乃至数千亿的恒星死去了。我们血液里的铁,我们骨骼里的钙,我们每一次呼吸的氧,所有这些都是在地球诞生之前很久的星星的熔炉里炼制出来的。” 组成生命物质的化学元素从何而来?我们身体内不计其数的原子如何完成了宇宙时空中上百亿年的旅行?遥远的星星与我们之间有何关联?让我们借一缕星光,来一场穿越130亿年时空的探秘。
主讲人简介:李海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天体元素丰度和银河系形成与演化。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译有《宇宙的真相》,《图说宇宙》,《宇宙简史》等科普书籍。
3、陨石微观世界
时间:5月20日 9:30-15:00
地点:国家天文台A座南门外广场西侧
架设2台显微镜,用于展示各类陨石切片,主要以陨铁切片和普通球粒陨石切片为主。
4、科普临展《走进国家天文台》
时间:5月20日 9:30-16:00
地点:国家天文台A、B座之间的中心花坛
届时有志愿者答疑讲解
5、天文科普微视频展映
时间:5月20日 11:00—14:00
地点:国家天文台B座门厅外广场
展映作品有:《为地球最大天眼点睛的“寻常人”》、《月球的守望者》、《星海征程 砥砺前行》、《南仁东:一眼万年》、《郭守敬望远镜》、《黑洞》等(以当天实际播出作品及顺序为准) 6、迷你舞台剧《向梦想出发》
6、迷你舞台剧《向梦想出发》
时间:5月20日 9:30-9:50
地点:国家天文台B座门厅外广场
简介:这是一首《种太阳》播下的梦想种子,请大家随着剧中天文科普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发生的故事,开启星空梦想之旅。
7、《中国国家天文》杂志售卖
时间:5月20日 9:00-15:30
地点:国家天文台A座南门外广场西侧
国家天文台(总部)参与活动指南:
国家天文台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
参观路线及活动布局示意图如下:
如上图:公众来台参与活动路线建议由中科院奥运村园区东门入,向西走到第一个十字路口(标识:嫦娥奔月雕塑)后,左转(向南)到国家天文台A座、B座之间路口,左转(向东)进入A座和B座之间小路即可达到活动主场。在B座门厅外广场参加体验活动,在中央花坛参观展板。出口设立在A座、B座之间东侧花园小路。原则上参观游览路线单向进行。
联系人:万昊宜,010-64877287。
特别提示:所有活动均不接受电话报名,请在指定网址或附件二维码进行预约报名,如报名成功,您将在最晚5月17日收到短信通知。
(二)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科学日活动
时间:5月19日 早上9:00-11:15
接待人数:100人
报名方式:关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公众号(id:gtxlgcz),输入文字“开放日”,弹出开放日的文章链接,按链接里的要求(打开原文链接)进行报名操作。兴隆观测站将从报名人员中随机抽取100位参加此次活动。
报名时间:5月8-12日,13日公布活动参与人员名单
活动费用:科学日活动公益免费
活动内容:《宇宙之美》互动科普讲座;参观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参观科普展厅;《探秘不一样的太阳》观测活动。各项活动详细介绍请查阅本通知附件:2。
特别说明:被通知参与活动的人员,请自行前往位于河北省界内的国台兴隆观测基地,集结时间为19日8:30-9:00,在基地大门外签到。从京承高速北京入口到兴隆观测基地,全程143.6公里,汽车用时约2小时。
(三)国家天文台沙河科普基地科学日活动
时间:5月19日(周六)9:00-16:00
接待人数:上午100人,下午100人
报名方式:仅接受30人及以上的团体预约报名,预约电话:13811365009 张老师
活动费用:科学日活动公益免费
上午活动内容:科普讲座《北京天文台简史》,《飞天梦想(航天主题)》展厅导览讲解,《古代辉煌(中国古代天文成就主题)》展厅导览讲解,望远镜观测太阳(如遇阴天改为观测地面实景),球幕天文科普节目放映。
下午活动内容:科普讲座《2018年下半年主要天象》,《灿烂星空——当代天文学知识体系》主题展厅导览讲解,《退役天文仪器》主题展导览讲解,望远镜观测太阳(如遇阴天改为观测地面实景),球幕天文科普节目放映。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育荣文化园区内,国家天文台沙河科普基地
行车路线:自驾访客可在百度、高德、腾讯等电子地图上搜索“沙河天文台(正门)”地标,导航至此即可。公交出行访客可乘北京地铁13号线到回龙观站,出站后过马路,乘坐557路公交车,到“育荣教育园站”即可。
特别说明:未成年人参加活动需由家长或其他监护人陪伴。天象厅内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活动内容、顺序受天气条件影响而做出及时调整,属于正常现象,敬请谅解。
附:国家天文台(总部)5月20日活动报名二维码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017年5月7日